我們如何與未知共處?
過去的鹽埕鹽業發達,鹽民供奉太陽公以祈求曬鹽時能有穩定的天氣,通過信仰讓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找到精神上的依靠。
我在駁二以鹽與宣紙進行創作,希望通過它們輕盈、半透明的質地來呈現無形的精神世界,但卻意外地捕捉到了鹽民靠天吃飯的精神樣貌。只要下雨,原本附著在宣紙上的鹽粒就會受潮融化,已經固定下來的作品就會進入到一個不確定的狀態。我的心情也隨之起伏,如同祈求曬鹽時能有好天氣的鹽民,作為藝術家的我也希望創作時有好天氣。
回首發現,自己從藝術學校畢業後從事創作至今一路摸索的過程,也是充滿了不確定,而每件作品都是在面對未知時創造並在變化中成長。
豁然,信仰在有著不確定的生命中取得了它的重量。